今天是: | 用户登录 | 用户注册 | 证书查询 | 加入收藏
分类
诗书画印
文房四宝
热门新闻
推荐新闻
  • 没有推荐文章
  •  
    [组图]一似抚无弦琴者——读董其昌《临褚摹兰亭序》
    一似抚无弦琴者——读董其昌《临褚摹兰亭序》

    文章来源:本站原创 点击数: 更新时间:2009-3-23 17:21:05【字体:小 大】

    一似抚无弦琴者——读董其昌《临褚摹兰亭序》

    2007-10-29 11:03:04  作者:■金 丹  来源:书法热线  浏览次数:5855  文字大小:【】【】【
    简介:    董其昌《临褚摹兰亭序》作于明万历46年(1618年),为册页,台北故宫博物院藏。此作无论从用笔、结体还是章法上看,都是一派董家风范。轻捷的行笔,疏朗的行距,淡雅的气息,无不透露出他闲 ...

        董其昌《临褚摹兰亭序》作于明万历46年(1618年),为册页,台北故宫博物院藏。此作无论从用笔、结体还是章法上看,都是一派董家风范。轻捷的行笔,疏朗的行距,淡雅的气息,无不透露出他闲适的心境。

        《兰亭序》版本很多,有虞临,有褚临,有冯摹,有褚摹,有定武,有颖上,不一而足。单是传为褚遂良临摹的本子就有几本。当然,经董其昌过目和收藏过的本子就有不少,有海宁陈氏所藏《褚摹兰亭》1本,有王世贞家藏《褚摹兰亭》1本,有唐标第7本《兰亭》1本,有家藏后赠茅元仪、杨宛的《张金界奴本兰亭》1本,有家藏《隋开皇本石刻兰亭》1本等。这件董其昌《临褚摹兰亭序》,他不仅临了《兰亭》全文,而且连后面包括米芾长跋在内的5段跋语也照临不误。据美国学者李慧闻考证,此作不是临我们熟知的八柱第2本的《褚摹兰亭》,而是临海宁陈氏藏《褚摹兰亭》,因为八柱第2本的《褚摹兰亭》有前4跋,而没有米芾“右米姓秘玩,天下兰亭本第一”的长跋。海宁陈氏藏《褚摹兰亭》已佚,但据此摹刻的《渤海藏真帖》今天仍可见到,可从中窥其大概。

         董其昌面对多种《兰亭序》摹本,他了解均出唐代名贤手摹,已各参杂自家习气,欧摹之肥、禇摹之瘦,于王羲之本来面目无不增损,所谓仁者见仁、智者见智了。面对多种拓本,他除了认为《定武兰亭》最佳外,也不排除其他刻本,相反,他认为“《兰亭》无下拓,谓其真迹既奇绝,摹刻虽失真,亦各有所近,如得骨得肉之论”,董其昌曾言及每至暮春禊日都要写《兰亭序》一通,对《兰亭序》的痴迷由此可见一斑。

        董其昌临帖有一个特点,总是先读帖,领会帖中的精神,了然于胸后,方才下笔。从这件临作来看,董其昌没有完全模仿原作,原帖中的一些涂改和添字他都没有照样临写,如真像李慧闻所说,董临范本是海宁陈氏所藏本的话,出入还要大一些,原本缺3行,临作当是董氏凭记忆补写,况且陈本“崇山峻领”的“领”字从“山”字头,董氏未从。第4跋的“米黻”,他临成“米芾”。可见他在临摹时没有亦步亦趋,而是“观其举止、笑语、精神流露处”。《兰亭序》原章法大小参差,疏密相间。董临章法较原帖疏朗,行距较大,显出董氏风格本身的空灵。他曾说:“《兰亭序》最重行间章法,余临书乃与原本有异,知为聚讼家所诃。然陶九成载《禊帖考》尚有以草体当之者。政不必规规相袭。今人去古日远,岂在行款乎?”(《画禅室随笔》卷一)这表明了他临《兰亭》的态度,虽然他不斤斤于一些细节的得失,但是他对于王字又是烂熟于胸的,能够信手拈来。董其昌生性懒于矜庄,虽无日不执笔,但少有写长篇累牍而不掉字漏字的。此作通篇一气呵成,没有出现什么失误,与他“随手书《禊帖》乃脱数字”的作品相比,这件临作真算是他不可多得的精品。

        《昭明太子集·陶靖节传》说,陶渊明不解音律,而备无弦琴一张,每每酒后兴起,抚弄以寄其意。董其昌一定深有感触,他在一件《临禊帖》后跋道:“余书《兰亭》,皆以意背临,未尝对古刻,一似抚无弦琴者,觉尤延之诸君子葛藤多事耳。”(《容台别集》卷二)这是他的临帖态度,他对于临帖有很多高妙的理论,总的说来,他不以临像某家为能事,而是得其精神,临出自家的形象来。

    董其昌《临褚摹兰亭序》(跋略)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
  • 下一篇文章:
  • 翰墨书法函授学院网 最佳分辨率1024*768 鄂ICP备07004108号-1 技术支持 书画互动
    湖北宜城市丁家巷1号 翰墨书法函授学院 邮编:441400 邮箱:sfhszx@126.com QQ:736155916 TEL:0710-4226470 138862750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