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是: | 用户登录 | 用户注册 | 证书查询 | 加入收藏
分类
硬笔欣赏
硬笔资讯
热门新闻
推荐新闻
  • 没有推荐文章
  •  
    简论中国古代硬笔文化
    简论中国古代硬笔文化

    文章来源:本站原创 点击数: 更新时间:2009-3-24 13:34:13【字体:小 大】
    简论中国古代硬笔文化
    ● 陈捷夫

    硬笔文化是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文化、根本文化,世界上各国如此,中国也无可例外。

    中国硬笔文化同中国古代文明与生俱来,它不仅创造了大量闪烁古今中外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,而且奠定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基础,居功至伟。然而,由于历史上的某些重要原因,自唐朝至清末1000余年,古代硬笔文化除了“制图”一科为历代专制王朝所垄断并秘而不宣之外,其他相关科目如写字、作文和绘画等,一概遭到压抑或湮没。这不能不讲既是中国文明的严重挫折,又是中国人的一个重大文化损失。

    在当今提倡“以人为本”和“科学发展观”的关键历史时期里,恢复和发展中国“人文”文化,应当受到当局和多数人民的认同、重视和支持。因此,挖掘、恢复、弘扬和发展中国硬笔文化,也应当成为恢复和发展中国人文文化的其中一个重要部分。

    什么是“硬笔文化”?其基本涵义是,举凡由硬笔所书写和绘制的图象文化,如硬笔制图作品、硬笔绘画作品、硬笔造字作品和硬笔作文作品(含写字)等,均概属“硬笔文化”之列。中国古代存在过硬笔吗?答案是,不仅存在过,而且用于制图方面的硬笔如古铅笔等,至清朝依然相沿。

    中国古代硬笔,晋至唐、宋人称之为“古笔”。从质料上区分,计五大类,即矿物类、动物类、植物类、金属类和粉制类等。矿物类,主要指由天然石墨和人工合成石墨制成的古铅笔,古名叫 “铅”、“韬笔”、 “枣心笔”、“珥笔”、“簪笔”等。动物类,主要指由羽毛管、兽骨制成的硬笔,古名前者叫“翰”或“翰笔”,后者叫“骨笔”。植物类,主要指由竹、木、草等制成的硬笔,古名叫“竹笔”、“木笔”、“荆笔”、“苇笔”等。金属类,主要指由铜、铁等制成的硬笔,古名叫“刀笔”等。粉制类,主要指由石墨粉、石灰粉、云母等矿物粉末制成的硬笔,古名叫“铅粉笔”、“粉笔”等。由上述五类不同质料制成的古硬笔,自成一个笔具系列,在几千年的应用实践中,互动互补,创造了内涵丰富、形式多样的古代硬笔文化,奠定了中华文化的历史基础,居功至伟。其中,古铅笔和羽管笔,不仅是唐朝以前官方和知识分子用以作文的主流笔具,而且是几千年来朝野手工业上用以设计制图的首选笔具。

    古硬笔有两种书写方式,即“刻写”与“染写”。刻写,只呈“沟痕”,不见颜色,如殷商甲骨字等。染写,即蘸墨书写,染墨呈黑,染朱呈红。但又可分为“湿染”与“干染”两种:“湿染”即蘸墨而写,“干染”则以某种颜料为笔或笔芯书写,无须蘸墨,如古铅笔或粉笔等。古硬笔书写的基本方法为常态方法,即相对“平行”。“平行”的书写方法(或称“运笔方法”),既适用于制图、绘画,也适用于造字和写字作文。因之,由古硬笔以平行方法书写出来的笔划造型,呈“写线”型,也即粗有粗的一致性、细有细的一致性,相对规整。所以说,“写线”不仅是构成工程图样和工笔画的基本笔划造型,而且是构成古今汉字符号的基本笔划造型。换言之,以“写线”为基本笔划造型,而创立图、画、字,是中国古代硬笔文化的主体特点和共同特征。

    古硬笔不仅取材容易,制作简单,而且使用方便,操作稳当,男女老幼适应,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笔具。

    中国古代硬笔文化,包含了制图、绘画、造字、作文和写字等五个方面。

    (1)硬笔制图。硬笔制图文化是硬笔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。其内容包含“制器(含建筑)制图”、“字符制图”、“地图制图”、“数学制图”、“框(表)格制图”、“器物摹写制图”和“其他制图”等多个方面的制图。

    自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,大量器物的制作,例如生产工具、交通工具、战争工具、生活工具和居住设施等,无不依赖与之相应的设计图样,才能生产出来。以中国而言,仅古代的青铜器、历代的王城宫殿建筑与历代的兵器这三件,其制作上所需要的相应图样,累计下来至少也得几千万幅之数。单就建筑一项,即前有考古出土的战国中山王陵之《铜板工程图》,后有清朝王室的宫室园林建筑中,“样式雷”家族所遗留下来“几万”幅之数的图样,均是相关例子和参照系数。此类工程图样,一般多由圆规、矩尺等导写仪导写绘制而成。而古硬笔系列中的古铅笔、刀笔或粉笔等,无疑正是适合由导写仪导写的首选笔具。所以说,大凡与古代青铜器、王城宫殿建筑和兵器等器物制作相应的图样,非硬笔绘制莫属,都是硬笔的出品,是不证自明的。古代硬笔既然适用于大量制器制图,也理所当然地适用于诸如文字符号图、数学图、地图、框(表)格图等相关方面的制图,是无可置疑的。

    几千年来,硬笔制图不仅在制器制图方面创造了大量的物质文明,而且在文字制图、数学制图、地图制图、框(表)格制图等方面,创造了大量的精神文明,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赖以产生的重要文化领域。在这个意义上说,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,首先是渊源于硬笔制图文化。即是说,硬笔制图文化是催生一切人类社会文明的根本文化,是一切文化中的首要文化。

    (2)硬笔绘画。硬笔绘画文化是硬笔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二。其内容包含“白画”与“混笔画”。所谓“白画”,即由硬笔单独作画,纯粹以“写线”造型,不填彩,故多称“白画”,也称“线画”,如战国楚墓出土的帛画《楚女凤夔图》等。所谓“混笔画”,即由硬笔与软笔联合作画,故称“混笔画”,有填彩的工笔画,如东晋顾凯之之《洛神》等;也有不填彩的工笔“白画”,如大量石刻画、宋、明以来不少具备几何内容的画谱和一般图书上的画作插图等。不论是硬笔单独所作的“白画”,还是与软笔合作的“混笔画”,均是“民族画工画”其中重要组成部分,不仅可作挂幅供展示之用,而且可用于各种工艺器饰(也称“纹画”),甚至用于古籍之插图等。商、周、春秋战国至秦、汉时期,大量铜器饰画、玉器饰画、陶器饰画,以至壁画、砖画等,大部分都是由硬笔所绘制。生产、守猎、战争、出行、宴会等历史生活图象,均有所体现。值得指出的,是2000余年来的民族画工画,既反映官方动态,又反映民间动态,数量之大,取材范围之广泛,构图表现力之强,都远远超出了唐、宋以来的“文人画”(也称“士夫画”或“写意”)之上。而硬笔绘画,即在其中占有很大的比重。硬笔绘画之为用,用在补充制图和作文之所不能。因此,硬笔绘画文化不仅是中国古代硬笔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而且在中国古代美术史上、艺术史上,应占有一个相应的历史地位。

    (3)硬笔造字。硬笔造字文化是硬笔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三。其内容包含“史前文字”、“战国文字”、“秦朝篆字”和“汉卓(隶)字”等四个基本字类。“史前文字”,泛指殷商以前未为今人所识别的各种陶器上刻写符号,如屈家岭文化湖北之杨家湾字符、仰韶文化陕西之半坡、姜寨字符和马家窑文化青海之柳湾字符等,跨时二千余年。其次“战国文字”,泛指包含甲骨文字在内的商、周和春秋战国文字,跨时一千余年。为便于文字分期和叙述,笔者姑且将此一时期的文字称之为“战国文字”。依据有二:一是殷商之时,“天下”仍有一千余国,至西周之初仅存一千国左右,至春秋之时仅存一百余国,而至战国之初则仅存十余国,这说明,自殷商至战国,诸国(或部族)强并弱、大并小,始终是一路“战”下来的,因之更适合于泛称之为“战国”。另一是此一时期的文字,一般均属于“混合”类型(笔划直曲交错、字体方圆交替),尽管存在着多异小同,但造字方法和构图特点则基本相同,都是先以笔划与笔划组合成字,次以副字与笔划组成新字,再以副字与副字组成新字。第三“秦朝篆字”,仅指秦朝用于“书同文字”的所谓“范字”,跨时仅十余年。秦篆属于“混合+引长”类型,已自成一个造字模式,有别于“混合”类型,加之是秦王朝所刻意创制,且对后世影响恶劣,故政治意义不同一般。第四“汉卓(隶)字”,即指“今字”、“隶字”、“汉字”等,属于“平直方正”类型,跨时自创始至今2200余年。这些是硬笔造字文化的四个分期和四个基本类型。

    划至汉朝为止,中国所有古今文字,都是由古硬笔所创制、所出品的。也即是说,远至殷商以前的各种陶器刻字,中至商、周、春秋战国文字,近至秦、汉文字,几乎无一不是古硬笔所创制。举二个简单的例子,其一,在2200年前的历史条件下,能书写秦朝篆字的笔具,非古硬笔莫属,也即书写秦朝篆字,其时仍然是古硬笔的“专利”。其二,陈胜反秦义军中之“隶”人,其所创制的“卓”字(也称“隶字”、“今字”、“汉字”等。“卓”,古义通“直”。其字以笔划趋直、字体方正为基本特征,故楚、汉之人将其赋称之为“卓”字,以示与“篆”字等相区别。换言之,“卓”字是“隶”字最初的正面称谓,即是说,汉字的最初名称叫做“卓”字,历史上曾一度流传于两汉),是对秦篆所作出的一次文字“革命”,因之后世有所谓“隶变”之称。考古上从湖南云梦龙岗和睡虎地出土的“秦”简,其实是“三楚”时期(即“张楚”、“义帝楚”、“西楚”)之物,也即秦二世胡亥即位之后至西楚初期之物。简文上之“隶”字即初期“卓”字,乃为羽管笔即翰笔蘸墨所写,即是历史实物其中之例证。正是由于“卓”(隶)字是由古硬笔所创制和书写,它后来竟被东晋王羲之斥之为“俗字”,被后魏江式斥之为“隶体失真”,被宋初徐铉斥之为“便于末俗”之字等。所谓“俗字”、“失真”之字、“便于末俗”之字,即鄙指古硬笔所书写的“卓”(隶)字。而“书法”对它长达千余年的“蹂躏”和“奴役”,更充分说明了“卓”(隶)字是古硬笔的出品。

    古字、秦篆字、汉卓(隶)字,从符号创制上说,尽管无需圆规矩尺,但仍需经过相应的设计才能成图,故它属于“硬笔制图”的范围。由于它同时承载着“义”和“音”,故又不同于一般制图和绘画,而必然自成一个文化领域,这些是必须予以严格区分清楚的。

    文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支柱。文字之用,用在“合集众字,以成辞义”。它不仅是记录人类语言的工具,而且是人类进行思想、交流、传播和记忆所必须的工具。当今人们之所以能多少了解过去的历史、学说、社会和科技等概况,可以说都是文字的作用和功劳。值得郑重指出的是,汉卓(隶)字的创制,不仅有继承、有创新,而且彻底地、自发地“统一”了七国文字,对民族的团结和凝聚,对国家的统一和发展,贡献殊大,居功至伟。虽然,由于历史上的某些原因,硬笔造字文化停滞不前,以致停留在原始水平上,但它在中国汉文字史上,应有着崇高的历史地位。

    硬笔造字文化始终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今文字史之中。它不仅真实地记录了古今文字的产生、应用和演变过程,而且真实地揭示了古人“理性”和“实用”的造字心理(“秦篆”除外),揭示了汉文字的可发展性,甚至揭示了文字与政治之间的某种关系等。而当今真正的汉字改革课题,只有在深刻反思古代硬笔造字文化的基础上,才可能找到突破口。换言之,只有放弃所谓“书法文化”,汉字改革才有一线希望。

    (4)硬笔作文。硬笔作文文化是硬笔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四。划至唐朝为止,古硬笔系列中的古铅笔和羽管笔(历史上合而简称为“韬翰”或“铅翰”之笔),是官方和知识分子写文或著书立说的首选笔具。譬如时至西汉末,杨雄仍常用“铅”或“三寸弱翰”写著《方言》、《法言》等。东汉中期,班固用“珥笔”(古铅笔)写著《汉书》等;王充用“刀笔”写著《论衡》等;许慎写著《说文解字》一书,用上了九千个秦篆作字例等,所有这些例子,均充分说明了用古硬笔作文,在两汉士大夫或士人中,依然大行其道。即使到了唐初,孔志约为《新修本草》作序,仍将写文著书,概括为“铅翰昭章”的,也即是说,充分肯定了古硬笔是以往历史上作文著书的主流笔具。由此可见,古硬笔是汉、唐士大夫或士人著书立说的首选笔具、主流笔具,已无可置疑。既然时至汉唐,朝野知识分子用以写文著书的首选笔具,仍多以古硬笔为主,而上溯春秋战国之时,诸子百家用以写文著书的基本笔具,则更非古硬笔莫属了。由此可以说,硬笔作文文化源流久远,几乎与文字的产生与生俱来。
    硬笔作文文化的内涵十分广泛,基本特征是“多元”与“实用”。从《汉书.艺文志》的记载上看,上至天文,下至地理,中至人心、世事,几乎无所不有。哲学、伦理、历史、军事、政治、医药、数学、工艺等,大多载录于其中。尢其诸子百家之言,更是宇宙之内无所不谈。若以整体而论,硬笔作文上有服务于“王庭”者,如南朝范晔《文章缘起》所言;下有以服务于生活琐事如书信、契约、记帐等为用者,如汉、唐之间敦煌大量硬笔写件;而上述《汉书.艺文志》所载大量古文献,则大多是服务于所有“人”(即不分上、下)的“普世文章”,人自可读,人自必读。其间,既有守旧,有歌功颂德,也有创新,有揭露与批判。既有曲解或扭曲,也有实事求是和直事直言。换言之,硬笔作文文化不仅具备“多元”与“实用”之基本特征,而且具备相对“平衡”的社会主体特点,是后世其他笔具之作文文化所不能比拟的。硬笔作文文化是人类智慧的活动平台。在这里,它不仅滋生、培育了人类智慧,而且展现和提升了人类智慧。古人所谓“书以识哉”,书为“知之术也”,所指即此。由此可见,硬笔作文文化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建立、发展和延续,奠定了坚实的历史基础,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,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,不可忽视。

    (5)硬笔写字。硬笔写字文化是硬笔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五。硬笔写字文化主要由“习写”、“缮写”和“美术写字”等三个方面构成。
    “习写”,指学习或练习写字。古今汉字笔划多、字体里副字多、近似字多和字数多,整体而言比较繁杂。认识汉字者,未必会书写汉字;会书写汉字者,则未必能书写正确和书写清楚。所谓“正确”,指一丝不苟地依照一定的常态字体书写出来,不作 “增笔”、“减笔”、“断笔”或“错位”等。所谓“清楚”,即指字体端正、结构分明,不歪邪、不潦草等。把文字书写正确、书写清楚,不仅维护了文字的尊严,维护了人类社会的知识尊严,而且可避免因错字而误解文义,还可增加读者的好感。

    其次是“缮写”。古代没有印刷出版业,文章、书篇、文告或官方文书等的唯一“刊行”形式,即是“缮写”(含刻写)。“缮写”是文献从初稿、修改、定稿到发布(或存档)的最后一道基础工序,抄写要求相当严格。“缮写”者可以是作者自己,也可以是其他人,甚至是专业人士,官方通常即设有专门抄写的“文吏”(或“刀笔吏”)之职。先秦姑且不论。单以西汉初为例,在萧何的“草律”中,即有“吏民上书,字或不正,辄举劾”之严格规定,反映了当时政府对文字的重视。因之有朝官“石建”者,竟因“马”字“缺画”而恐惧得要死。由此可见,“缮写”是一种既讲“规则”、又讲“清正”的写字文化,具备“严肃”特点,代表了古代硬笔写字文化的主流趋向。

    再者是“美术写字”。古代硬笔的“美术写字”,最初发源于商、周之时,流行于春秋战国至秦、汉等。目前所知的“鸟篆”、“虫篆”、“缪篆” 、“黑体” 、“黑变体” 和“空心字”等,是古硬笔“美术写字”的基本写式。其基本特征有三,一是在保持笔划“写线型”和保持字体基本轮廓的基础上,作出“纵向式”运动,以纵向延伸来建构超乎于常态字体的图案,如“鸟篆”之类。一是一丝不苟地照搬常态文字,但赋予笔划以极其规整之“面”,同时以“直角”或“圆角”作为笔划之端,如“黑体”之类(所谓“黑体”之称,实为一种“鄙称”,其“出典”未详)。另一也是照搬常态文字,也赋予笔划以一定的“面”,但并不专事于规整,而是在保持“平衡”、“对称”的前提下,依不同兴趣而赋予不同的构图变化,如“黑变体”和“空心字”之类。总体而言,“平衡”和“对称”,是古硬笔美术写字的共同特点,这也反映了古人相关的审美观念。

    古硬笔美术写字,一般用于旗幡、匾额、招牌、印玺和器铭等。必须郑重指出的是,古硬笔美术写字,是对常态文字的一种点缀或装饰,是一种非常态字类,它在现实生活里存在着与之相对应的常态文字,故彼此之间不能相提并论。

    综上所叙,制图、绘画、造字、作文和写字等,构成了中国古代硬笔文化的基本主体。硬笔制图文化,不仅“生产”人类所必需的生产工具、交通工具、生活工具、战争工具和居住设施等物质文化,而且“生产”文字图象、数学图象、地图、框(表)格图和其他图象等精神文化,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赖以产生的重要文化领域,具备文章和绘画所无可替代的认知作用。硬笔绘画文化,以一定形象反映一定的人物或事物,以形象作为认知形式,具备文章和制图等所无法替代的一定认知作用,其表现能力比后世“文人画”要强得多。硬笔造字文化,它为人类文明和智慧的产生、交流、传播、发展和延续,提供了基本的语言记录工具,功勋卓著。尢其在统一七国文字问题上,更是居功至伟。虽说处于原始水平上,但得来已是不很容易的。除秦篆以外,硬笔造字文化的历史特点,是“实用”的和“与时俱进”的。硬笔作文文化,它不仅建立了天文、数学、医药、伦理、兵法、历史、哲学等基本学科,为中国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历史基础,而且为人类智慧和思想的产生、发展和延续,作出了无可比拟的历史贡献。其历史特点是,既实用、进取,坚持平衡对称,又应用广泛,朝野同用,老少适宜,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和普遍的文明意义。硬笔写字文化,它一方面有助于保障文字的正确书写,推动了文字的普及和应用,另一方面,又以不同的美术写式,保障了“大字”的应用,其审美特点,则多以“规矩”、“实用”为主。换言之,硬笔文化内容充实,形式多样,几乎无所不有、无所不能。它们既各自独立,又彼此互相联系,互动互补,甚至不可或缺。尢其硬笔制图文化,更是催生一切人类社会文明的根本文化,是一切文化中的首要文化。

    中国古代硬笔在长期的应用实践中,创造了制图、绘画、造字和作文等内涵丰富、形式多样的硬笔文化,既“生产”精神,又“生产”物质,文明成果丰硕,至今享誉中外。仅这一点,即值得引起人们的反思。

    反思问题如下:

    几千年来,能在思想上、文化上、科技上等重要方面“领先”于世界的时期,为什么大都是硬笔文化比较繁荣,或比较活跃的时期?
    中国在近代自然科学等方面,为什么会远远落后于国外?

    人类是动物之一,但不同于其他动物,区别在于:智慧。智慧创造文明,文明创造智慧,如此往复循环。人类智慧之用,文明之用,不在于如何以人征服人,而在于如何防止人征服人,在于如何创造条件服务于人,使人人活得更有意义。这是人类社会人与自然界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,也是所谓“社会”的实际涵义,是“以人为本”的真谛。到目前为止,人类智慧还远未达到极限,社会、自然界和宇宙间还有大量事物,有待人类去发现、去认识、去探讨、去解决。中国古代虽有不少优秀文化,能适用于当今者并不多。我们显然不可能永远依靠“引进”或“拿来”。于是,认同、恢复和弘扬硬笔文化,应是当务之急。

    尽管清末至今近100年来,由于社会上逐渐恢复了硬笔应用,硬笔文化(即如硬笔制图、硬笔绘画、硬笔作文等)也逐渐恢复和流行起来了,但硬笔文化(即古代的和现代的)的历史地位和现实社会地位,却仿佛从未在法理上或理论上获得应有的认同和肯定。譬如到目前为止,社会上流行的大量新书中,如古代文化史、古代美术史、古代工艺史、古代艺术史和汉文字史等,竟从未涉及古代硬笔应用和古代硬笔文化,则是笔者感到极其遗憾的。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?

    硬笔文化是人类的基本文化,也是中国人的基本文化。一个没有硬笔文化、放弃硬笔文化,或不认同、不尊重硬笔文化,甚至试图窒息或扼杀硬笔文化的民族或国家,将是畸型的、可悲的,甚至与世界格格不入的。

    只有运用硬笔文化的概念去反思中国历史,也许更能讲清楚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存在问题。而创新思想、文化、文字和科学技术等,只有硬笔文化才能做到。
    还有其他等等。

    【附说明:本文据自拙作《中国古代硬笔文化研究》一书(约60余万字,待出)《总论》中之第二部分,标题另加】。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
  • 下一篇文章:
  • 翰墨书法函授学院网 最佳分辨率1024*768 鄂ICP备07004108号-1 技术支持 书画互动
    湖北宜城市丁家巷1号 翰墨书法函授学院 邮编:441400 邮箱:sfhszx@126.com QQ:736155916 TEL:0710-4226470 13886275018